通知公告

校园公告

关于编制2025年校内经费预算的通知

各院(系)、单位:

为切实做好2025年校内预算编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25年收入预算编制要求

(一)加强收入管理。预算编制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基本原则。要加强收入管理,确保年度收入全部纳入学校一级财务管理。

(二)明确收入任务。学校的预算收入应由所有单位的预算收入组成,各院系都必须编制各类明细收入预算,明确收入任务;各分管职能部门负责编制学历教育收入预算,细化到各院(系)收入。(详见附件1

 二、  2025年支出预算编制要求

(一)支出预算编制原则

1.科学编制支出预算。各单位财务支出预算的编制要符合《英国正版365官网预算管理办法》和学校有关规定,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不做赤字预算。

2.覆盖全部工作内容。各单位支出预算的编制,要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基本精神开展,要根据履行部门职能、事业发展目标和工作规划情况,做到统筹安排年度内各项支出预算,优先保证重点支出预算。2025年新增预算只支持学校重点工作和应急项目,原则上不支持常规项目的预算追加。

3.严控一般性支出。根据上级精神,各单位要将过“紧日子”的思想作为长期坚持的方针和常态化纪律要求,坚持勤俭节约办教育的理念,严格支出管理,从严从紧安排各项支出,非刚性非重点支出要做到应压尽压、可压尽压,确保每一笔教育经费都要用到刀刃上。

1)“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大力精简会议、培训、差旅、论坛、庆典等公务活动,积极采用视频、电话、网络等信息化方式,努力节约日常经费开支。

2)2025年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继续实行定额管理。各单位要统筹考虑本单位各类经费中的相关需求,会议费定额标准为1000元/人.年,培训费定额标准为1000元/人.年,差旅费定额标准为1500元/人.年。

3严控劳务费支出。各项目中“劳务费”与“专家咨询和成果鉴定费”两项费用之和的申报额度原则上应控制在项目总经费的30%额度以内。

4)分管职能部门须按季度对加油卡、ETC卡的使用情况及余额进行梳理核实,根据实际需求充值。

5)根据上级精神,2025年原则上不安排办公用品类家具、设备等资产预算

4.细化支出预算。细化经费支出预算,认真填写测算依据,特别是单价数量等要素,比2024年新增的支出预算需重点说明政策依据和工作目标。

(二)人员经费支出预算编制

1.人事处和国有资产管理处须细化本部门负责的全校人员经费支出来源,分清每项支出中学校、院(系)、单位各自承担部分,明确相关承担任务(详见附件2)。

2.各单位在编制各类人员经费预算时,需详述测算依据和明细内容。人员经费支出预算按照2025年人员经费申报表》(详见附件3中的人员经费项目名称和填报单位进行申报,不在表中的项目不用申报预算。

3.关于“劳务派遣人员工资社保”项目申报按照上级要求,编外用工实施“人员数量 +经费规模”双控制,除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有明确规定以外, 各单位直接聘用和劳务派遣方式聘用的编外用工数量只减不增,经费规模不得超过2024年水平。

(三)公用经费支出预算编制

2025年继续加强校级、分管职能部门和院系对经费的统筹能力,提升学校各类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各项事业有序开展。要牢固树立“零基预算”理念,加强各项事业投入成本核算,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继续优化预算支出结构,充分调动各分管职能部门在预算安排中的能动性和专业性,采取按照建设内容和分管职能部门相结合的方式统筹申报预算,将公用经费分为11个大类进行申报,详见下表:

2025年公用经费申报类别

微信截图_20241205085607.png

1.“本科生、研究生、文献资源、人才建设、信息化建设、设备购置和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共七个大类经费由各分管职能部门整体申报,填报《2025年公用经费大类经费申报表》(详见附件4),详述工作任务和测算依据。2025年各分管职能部门预算申报控制额度原则上不超过2024年年初预算批复总额度。

此七大类经费学校统筹安排后统一下达经费至各分管职能部门,再由各分管职能部门以工作任务形式统一打包批复到各院系,同时明确预算安排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各院系在保证完成所有工作任务的前提下,自主细化预算安排。

各院系在此申报环节无需进行校级预算申报,各分管职能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工作安排自行组织2025年相关工作预算申报。

2.“校级项目”按照《2025年校级项目表》(详见附件5)中的申报单位和项目名称申报,填报附件6。

3.“学校运行保障”(“56”项目)由各职能部门申报,项目名称前缀为“运行保障-”,填报附件6

4.“机关基本运行”(业务费项目)由机关和直属单位申报,填报附件6。

5.“校园基本建设”(基建项目)由基建处申报,项目名称前缀为“基本建设-”填报附件6。

三、2025年校内预算申报方式

(一)收入预算按照附件1中的申报方式进行申报。

(二)人员经费申报填报附件2和附件3

(三)公用经费申报填报附件4和附件6

(四)预算申报汇总填报附件7《2025年各单位预算申报汇总表》。

 四、2025年校内预算报送时间和地点

申报完成打印所有申报材料,将附件7装订在第一页报送纸质版,电子版打包,命名方式为“部门代码+部门名称+2025年校内预算申报”。

请于2024年12月16日下班前发送电子版至“财务处-财务工作”邮箱,签字盖章的纸质版交至财务处预算科(主楼124房间)。

  

 

                                                                        财务处                             

                                            2024年12月6日                      

 

 




相关附件

分享

顶部